读书摘录.拉玛那.马哈希.我是谁002

川渝地区的秋季​每每雨多。当然偶尔也有秋高气爽的时候,不过巴山夜雨涨秋池才是重庆的常态。

这段时日,雨下得尤其多。

午后,​绵绵无尽的秋雨总算是停了,于是,便和橘子一起去林子里逛一逛,散散步。

天依旧阴沉沉​,空气湿度大得几乎饱和。

竹林里零星冒出一些艳丽的红蘑菇。

这些小蘑菇十分漂亮,但是请不要食用。

蘑菇

​— —

由于下了多日的雨,林子里原本枯水的小溪恢复了生机,它完美复活了。老远老远就能听见溪水欢快的声音,宛如天籁。

橘子在仔细捡取那些游客抛弃在溪水边的垃圾,我则愉快地在溪水中踩水玩。

下午,停了许久的雨又开始淅淅沥沥下起来。我和橘子扶一扶草帽,终止了林间散步,开始慢吞吞往家走去。

— —

从林子里回来之后,继续阅读马哈希的书。

— —

问:何为了解心智本质的参问之道?

答:在肉身中,作为“我”而生起的,就是心智。如若有人探问肉身中“我”的念头最初从何而生,他将发现它生自于心(heart)。此即心智之所来。所有从心智生起的念头之中,“我”的念头最先出现。在第一人称代名词出现之后,才有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出现;没有第一人称代名词,将不会有第二与第三。

问:心智如何才能平静?

答:以“我是谁?”来参问。

“我是谁?”之一念将会消灭其他诸念,而且有如撩拨火中柴薪的木枝,它在最终亦将烧灭。在这之后,便会有自性的了悟。

问:执持“我是谁?”之一念的方法为何?

答:当其他念头生起,不必追赶,此时应当参问:“念头对谁而生?”念头生起多少,皆不打紧。念头生起时,应当勤问:“这念头对谁而生?”浮现出来的答案将会是“对我!”所以只要参问“我是谁?”心智将回到它的源头,而杂念将会沉淀。以此法反复修习,心智会发展出停留在自身源头的技巧。

当精微的心智经由大脑与感官放散,粗质的形式与名称便显现;当心智停留于心之中,形式与名称便消失。无使心智放逸而存之于心,便称为“内收”(antar-mukha)。任心智放逸而出离于心,便是所谓的“外驰”(bahir-mukha)。因此,当心智留于自心(the Heart),众念之源的“我”便会消亡,而本来自在的自性便会照耀。无论所为何事,皆不应以“我”的心态来做。如果这么做,一切将显现出神(shīva)的本质。

问:想使心智平静,还有其他方法吗?

答:除了参问,别无他法。若用他法,即是去控制心智。心智会在表面上受控制,然后又再逃逸。控制呼吸亦复如是,心智会受控制,而当呼吸复原,心智将再度起动,为残余的妄念驱动而游荡。心智与呼吸二者,共有一源。思想实是心智的本质。

“我”的念头是心智的第一个念头:那就是自我(egoity)。从自我所源生之处,也源生出呼吸。因此,心智平静,呼吸便能调匀;呼吸调匀,心智便平静。然而于深睡之中,心智虽静,呼吸并未停止。这是因为神的意志,因此肉身能被保存,而他人也不会认为它死了。在醒时与三昧(samādhi,三摩地,意思是止息杂念,使心神平静)中,当心智平静,呼吸也就调匀了。

呼吸是心智的粗质形式。在死亡到来之前,心智在肉身中持续着呼吸;肉身一死,心智便挟呼吸而去。所以,控制呼吸的修行只是使心智平静的一种助力(manonigraha);它并不能摧毁心智(manonāsa)。就像控制呼吸的修行,观想神的形象、重复念咒、斋戒等等,都只是使心智平静的助力而已。

经由观想神的形象以及重复念咒,心智变得定于一点。心智将会不断游荡。正如大象以长鼻抓卷链条而无暇他顾,当心智被名号或形象所占据,它也会紧握不放。当心智中无数念头中伸展开来,每一个念头都变得微弱;然而每一个念头溶解之后,心智变得定于一点而强化;这样的心智参问自性会比较容易。在所有限制性的条律中,适量摄取纯净的(sattvic)食物是最好的;经由遵行此条律,心智的纯净品质会增加,而这对参问自性有所帮助。

问:客体的妄念无休无止地浮现,有如海洋的波浪一般。何时才能去除这些妄念?

答:当对自性的禅定愈来愈深入,妄念将会止息。

— —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